当前位置:北京赫德学校 > 北京赫德五周年 | 创校家长访谈特辑 如果时间回到2017年,我还会坚定不疑地选择赫德!HDBJ 5th Anniversary

北京赫德五周年 | 创校家长访谈特辑 如果时间回到2017年,我还会坚定不疑地选择赫德!HDBJ 5th Anniversary

文章来源:北京赫德学校 2023-05-23 11:26:16

导读:在北京有这样一所学校,2017年创校,经历了特殊的几年后,2023年在北京国际教育圈有口皆碑:学术水平高、校风正、学风好、温暖有爱……一波关键词筛选下来,便是北京赫德。   正当北京赫德庆祝创校五周年之际,菁Kids的编辑对话了赫德创校生家长们,聊聊当年“吃螃蟹”的孩子们,五年之后都收获了哪些成长?如果时间能够回到2017年,为什么他们还会坚定不移地选择赫德?

 

在北京有这样一所学校,2017年创校,经历了特殊的几年后,2023年在北京国际教育圈有口皆碑:学术水平高、校风正、学风好、温暖有爱……一波关键词筛选下来,便是北京赫德。

 

正当北京赫德庆祝创校五周年之际,菁Kids的编辑对话了赫德创校生家长们,聊聊当年“吃螃蟹”的孩子们,五年之后都收获了哪些成长?如果时间能够回到2017年,为什么他们还会坚定不移地选择赫德?

 

1,

小艺术家的意外收获

@孔雀

 

五年前的孔雀在参加学校的课程说明会时,第一眼看到学校的图片,就被美丽的校园环境吸引,当她实地踏进校园,小姑娘感慨“原来真的会有学校长得这么好看”。

对于孔雀来说,进入赫德为她打开了许多新世界的大门。

比如,她爱上了阅读。在赫德,大量的中英文阅读是常态,在这种熏陶下,孔雀妈妈发现:“孩子的阅读速度让我感到很惊讶,一本十几万字的书,她最快3个小时就能读完,一开始怀疑她是不是真的读懂了,后来发现她可以复述、总结的很好。”

再比如,孔雀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写作居然可以这么厉害。“赫德的语文学习方式与以前学校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会读很多书、诗词,老师不要求我们死记硬背课文,而是让我们理解文章后,自己去创作。”

赫德不会把孩子的分数排名展示出来,而是给出更加具体的评级,让孩子更有信心和动力去学习。“有一次老师选优秀习作来读,我的作文也被选上了,真的觉得非常开心。”

孔雀来到赫德之后的状态,与之前大不一样了,妈妈说:“每次看着女儿从校车下来时脸上的笑容,我就知道她是轻松快乐的。”

孔雀变得更加自信从容,让妈妈也觉得不再焦虑。孔雀在聊到自己变化的原因时说:“赫德的教育理念很符合我的心态,我希望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去学习,老师在鼓励我的同时,也会引导我拓展自己的思考方式。

孔雀从小热爱艺术,一直坚持创作,她的才华很快被老师们注意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学校正在进行24节气的学习,需要为每个节气配一幅水墨画,刚好是孔雀擅长的,孔雀便连续两年坚持进行节气画创作,发表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五年级升入中学前,孔雀和五年级其他三位同学一起在校园里举办了小学毕业画展。

“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去整理孩子这些年的画作,从一两岁开始的涂鸦到小学五年级毕业,大概展出了200多幅作品。”孔雀妈妈说。

有了这次画展的铺垫,孔雀又在798举办了一场更大型的画展,展出了孔雀11年来将近500幅作品,记录了她在艺术创作上的每一个脚印,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反响。

在孔雀妈妈看来:“特别感激学校给的这个机会。”也不难理解,从孔雀来到赫德的第一天起,心态就开始变得轻松,正是这种氛围,鼓励了她的创作。

“当时选择赫德,一开始抱着尝试一种不同教育方向的心态,后来发现结果很好,反馈都很正面,所以我们会坚定地走下去。”

 

2,

水到渠成的成长

却超出了预期

@石头榔头兄弟

 

哥哥石头作为第一届创校学生,从预备小班加入赫德,石头爸爸对学校很满意,随后把弟弟榔头也送到了这里。

爸爸说:“孩子在这里的几年,是比较超预期的,我觉得学校肯定是有一套比较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引导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经过五年的成长,无论石头的英文能力,学术水平,还是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都让曾是留学生的爸爸刮目相看

从事金融行业的爸爸对赫德的数学课评价很高:“我认同感比较强的是赫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有杨校的数学教育理念,她思考问题的深度,出发角度让我感到非常佩服。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我觉得孩子不会有太大的学习问题。”

儿子的一堂数学课让他印象深刻。赫德在小学二年级时已经开始培养孩子的空间思维,低龄的小朋友的空间想象力该怎样启发?老师从孩子们生活中常接触的物品出发,为大家提供了积木,鼓励孩子搭建一个大本钟。

面对庞大而精密的立体建筑,儿子很快想到需要先把它拆分成自己熟悉的长方体、立方体、四棱锥等,顺便复习了大小、比例、计数等数学知识。

在赫德,类似的数学项目式学习还有很多,在这样的学习中,数学不仅仅学得扎实,孩子的兴趣和思维都得以激发。

孩子接受了国际化教育,将来出国留学和回国发展都有可能。因此在中英文的发展上,爸爸有着这样的期待:“我不希望孩子的中文太差,也不希望他从小以英文为主,或者中英文混杂,无法找到合适的中文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也是很多国际化学校家长的心声。

现在,石头的英文能力,已经远超了爸爸的预期,他的阅读量很大,而且很多领域的知识都是通过英文来自学的,能够顺利地完成阅读,与人无障碍地交流,让英文成为学习的工具

石头和榔头的爸爸坦言自己并没有那么关注孩子的学术,但就在这种不经意间,孩子似乎已经达成了爸爸对他们的期待:

“我对于学历一点也不焦虑,揠苗助长的事情其实对孩子没有什么好处,我更多的是希望孩子变成一个完整的人,善良、勇敢、乐观,还有坚毅的品质和抗打击能力。在职场中可以看到,早期的所谓名校光环很快就会褪去,工作几年之后,考验的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赫德的教育理念,正是在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

 

3,

被老师看见的孩子

更容易找到自我

@Elsa Ella姐妹

Elsa和Ella的妈妈,原本计划送孩子去一所很好的体制内学校就读,在了解到赫德的教育理念后,毅然将两个孩子送入了赫德。

她分享道:“起初选择赫德也是被课程所吸引,在听完一节公开课后,所有家长站起来一起鼓掌,是那种选对了的感觉。”

在后来的学习中,妈妈发现赫德的日常课程,都像彼时听的那场公开课一样。比如在菊花时节,孩子所学的课程,语文、艺术、音乐等,全科都在探究菊花,最后以一个集市的形式来承载学习的成果。








Elsa和Ella姐妹也在赫德突破了自己。

Ella刚来到赫德时,还是一个有点害羞的小女孩,一开始不敢上台讲话,老师便引导她多在同学面前发言,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下,Ella经常活跃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现在已经可以担任中英文主持人,并且落落大方,眼神有光。

Ella对自己有了信心之后,心态也发生了转变。有一次Ella在跑步中掉了队,妈妈开玩笑说“同学们会笑话你吗?” 她没有气馁,反而安慰妈妈:“我已经跑过去了,外面的声音我听不见了。

在妈妈看来,这些年“不是我们在教孩子什么,而是孩子反过来教育我们”。

老师也注意到姐姐Elsa在艺术方面的独到见解,由于兴趣使然,她在参加艺术类活动时表现得特别积极,并且主动与老师沟通自己的想法,非常有干劲,也经常协助老师组织同学们参演,于是顺理成章地被选为合唱团团长。

由于在合唱团的优秀表现,舞蹈团也向她抛来了橄榄枝,在她参演的《玛蒂尔达》演出中,在场的观众都为孩子们那种积极向上的状态感动和震撼。

此外,Elsa还从学校的课外课中发现了自己对网球的热爱,家里便请了专业的教练继续发展这项特长,课余时间,她还坚持了多年的马术和马球运动,无论是团队协作能力还是领导力,都有长足的进步。

Elsa还将自己的兴趣写在了小说里。北京赫德所有五年级的学生都会完成一部属于自己的小说。为了写这篇小说,五年级的Elsa除了完成课外的马球训练以外,还会主动跑到马房去请教教练关于马的各种细节,饲料怎么喂,生病了怎么办,刷子分为多少种……并将这些呈现在了自己的小说中。“写小说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压力,但我感觉特别骄傲。”Elsa说。

赫德五年级小说展示

在和老师的日常沟通中,妈妈深切地感受到赫德老师们的细心和耐心。 妹妹刚上一年级,在学习上妈妈一开始有点焦虑,“老师和我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学习的进度,我们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变成一样的。我瞬间便释然了。”

妈妈感动地和我们分享:“在线上课期间,赫德老师的责任心让我很感动,老师除了线上课还会给孩子做一对一的跟进,即使老师嗓子都哑了还在坚持,不落下每一个孩子。”

妈妈欣慰地表示:“老师温和而坚定的态度,让我觉得如果不选赫德,就会错失孩子的好机会,两个女儿的特点都能够被老师看见,并帮助她们进一步发展。

“赫德的老师是发自内心热爱教育,每次与家长的沟通,都是先鼓励肯定,再提出不足,与家长共同跟进,与家长的沟通都是大段有细节的文字,并且过一段时间会针对具体问题有所反馈。” 通过这样温暖细致的家校沟通,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

在爱的滋养下,姐妹俩对生命都有了自己特别的感触。最近春暖花开,小小的Ella看着窗外的树枝,感慨道:当绿色铺满树枝的时候,我就可以穿短袖了。姐姐Elsa最近在学习音乐时,也向妈妈分享自己的心得:语言的尽头是音乐,人的尽头是宁静。

孩子们对生活的感悟如此细腻,出口成章,正是在日复一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得以养成对生活的热爱。

 

4,

青春期有“导师”好作伴 

@迁寻

三年级作为创校家庭来到赫德的迁寻爸爸,与前几位家长不谋而合。“给孩子择校的时候也选了四五家学校,赫德真正打动我的正是这套课程体系,是前所未有的。” 迁寻爸爸说。

在小升初的时候,迁寻曾短暂地离开一年,之后又选择回到了赫德。父子俩明显感受到其他学校与赫德的差距:“只有在赫德,几乎每个学生和教职工人员都认识,能够亲切地叫得上名字。并且明显感觉到赫德的校风很正。”

转回赫德之后就已经升入中学阶段,迁寻发现当年的那些“老赫德”同学都还在,迁寻还经常与这些“老赫德”朋友一起骑自行车、玩滑板,与老师的关系平等融洽,他们之间有自己的暗号,自己说话的方式,还会玩一些梗,非常亲近。”在课堂内外,都能与同学老师打成一片。

左右滑动查看赫德VCA课程

 

赫德中学开设了60余种VCA拓展课程项目,鼓励中学生在不同领域探索和尝试。迁寻通过学校种类丰富的VCA(个性突破时间)找到自己的热爱,在学校的乐队中担任鼓手和吉他手,还喜欢画画,也许将来不一定会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但艺术的熏陶也滋养了身心的的成长。

赫德中学一对一的家长会很特别,是由孩子们自己主导的,在老师和家长面前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成长。“在上学期一对一家长会上,我印象很深的是老师对孩子说:你的家人、朋友都只能陪伴你人生中的某个阶段,能陪伴你一生的只有知识。这种价值观我是放心的。”

迁寻转回赫德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导师制。在赫德中学部,实行“导师制”与“走班制”,走班制改变了固有班级的设定,因此一位导师负责不同班级的8-10个学生,与他们定期交流。

与班主任不同的是,导师更像一个大家长,与孩子一起探讨学习和生活的话题,导师也会与学生的任课老师交流,追踪孩子的学习情况,更能关注到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和需求。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讲,导师制太重要了,老师除了监督孩子的学习、行为习惯外,还能够解答孩子在青春成长期的困惑,遇到一个好导师是人生的幸事。”迁寻爸爸感叹。

以上就是四个创校家庭的故事,虽然每个家庭和孩子都大相径庭,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点,就是在这里收获了“超出预期”的成长,一所真正的好学校,从来不只是满足家长的预期,而是超出预期,甚至带领家庭一起成长。

在北京的国际化学校里,再难找到一所像北京赫德一样学术扎实,充分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并且师生之间温暖有爱,受到家长们一致认可,让学生念念不忘的学校。

因此也不难理解短短五年的时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学子涌向赫德,这么多的家庭选择赫德,正是因为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并且脚踏实地做到了。

5月27日

北京赫德学校五周年

寻光之旅嘉年华活动盛大开启

 

超过1000+赫德家庭

将到访赫德学校东坝校区

与整个赫德社区欢度夏日!

欢庆周年!

 

此次嘉年华

北京赫德为大家准备了

60+市集摊位 40+精彩表演

20+品牌美食 25+沉浸互动

以及1000+最新学生作品展

来赫德

一起体验一场热烈的夏日盛会吧!

报名方式

我们诚挚欢迎所有赫德家庭以及对赫德感兴趣的家长、同学、以及教育行业的朋友们一起参与到五周年寻光之旅嘉年华的活动中来!

明媚的五月,我们一起相约在森林里的东坝校园吧!

 

扫描二维码获取活动入场券

当日凭预约按场次入校